2019年1月,无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设立大数据管理局,以城市大数据中心为基础,统筹智慧城市、数字经济两大主线,推动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,以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的责任担当,奋力谱写了“强富美高”新无锡建设的大数据篇章。
实践证明,数字治理是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。开启“十四五”数字化转型新篇章,无锡已启动无锡城市运营现代化管理服务中心建设,加快形成科学精准、资源整合、数据共享,聚焦群众所急所忧、所思所盼,开展新基建、运用新技术、采用新模式、提供新服务、实现新增长。
数字化行为被深刻洞察后,万亿新赛道将变得愈发平整。
资料图
数有所享
打造数据驱动的智慧城市
2020年,一场无差别的突发疫情,让数字化转型走到了“前台”,进一步倒逼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。在数字时代已经“准备好了”的无锡做出了最快反应,实现了最强“守护”。疫情防控一点通、疫情管理平台、返锡通、锡康码、入境人员转运系统、进口冷链食品申报追溯系统、大规模人员核酸检测系统等一系列疫情防控数字工具产品,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披上了坚实的“数据科技铠甲”。
互联网医院、便捷停车、智慧旅游、数字人社……,让数有所享更准落地,通过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、普惠化、便捷化水平,人民群众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。 “2020中国领军智慧城市”、 “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引领奖”、 “2020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奖”、“2019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”……深耕物联网产业10年的无锡,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有着先发优势,而正在高速搭建的基于数据底座的数字政务、智慧城市应用、数字经济矩阵,让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触发点更加频繁和有效。
2020年5月,一匹紫色的“小犀牛”进入了无锡市民的数字生活。 “政务预约”“阳光食堂”“宾馆入住”“网吧开机” “电子身份证”“社会保障卡”“地铁乘坐码”……灵锡“哆啦A梦神奇口袋”让它成为无锡最具数字化便利的终端城市门户,成为市民乐享“数字化”生活便利的最好载体。
数有所治
赋能政务服务高能高效
让城市更聪明一些、更智慧一些,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,上海、杭州、深圳等地都在积极拓展“城市大脑”在优政、惠民、兴业等领域应用,大数据正日益成为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的“幕僚高参”。
在无锡,一个更为强大的政府“数治大脑”正在孕育之中:今年无锡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建设管理联席会议制度,打造“数据联盟”。截至11月30日,城市大数据中心共归集数据181.43亿条,归集电子证照126种,为全市37个部门和地区的业务系统共享数据129.6亿条。“跑得更快”的数据为无锡优化营商环境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赋能提速。今年,无锡城市大数据中心荣获了“2019-2020年度数字政府建设卓越实践奖”、2020年度数字政务服务博览会“智慧政务奖”。
今年,无锡还打造了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,统一门户、统一身份、统一登录、统一安全认证,落实国家统一等保要求,实现跨层级、跨区域、跨部门的办公协同。与此协同,12月17日政务服务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完成终验,其服务能力达到1000个。这意味着,机关办公“最多跑一次”,实现了数字化、集约化。
数有所用
数据开放力推城市“能级”提升
10月《2020长三角政府数据开放一体化报告》由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权威发布,无锡市公共数据开放能力在长三角地区综合排名位列第6,江苏省位列第1。
数据是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无锡创造价值的?
今年7月29日无锡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,累计开放22类领域数据集1982个,结构化数据约2500万条,发布便民服务、交通出行和医疗卫生等类应用和APP32个,被省政府办公厅数据开放专栏纳入。
开放数据是创新的燃料,更是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前提。随着数据的开放和利用,数据资源的“种子”正在孕育着世界级应用和天量企业。2020江苏首届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大赛(华录杯),大赛设置车联网、社会治理、医疗卫生3个算法赛道和“数字+消费”创新创意应用赛道,以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真实数据吸引全球8个国家1455支队伍参赛,在大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属全省首创。
更为开放的数据,给城市带来了地区“能级”的提升:截至目前,开发市级数据接口超过100个,累计调用1201万次;无锡车联网(C-V2X)城市级应用、智慧市场监管等2个项目列入2021年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重点领域应用试点项目,试点项目数排名全省第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