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溪网|无锡城市生活门户

查看: 7506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因水而治 以水兴城,无锡绘就碧水清流新画卷

[复制链接]

2736

主题

2764

帖子

9315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9315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1-3-23 09:47:23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2021-03-22 14:03:22来源:无锡日报
打印本页关闭窗口


水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要、生态之基。近年来,无锡始终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理念,全面贯彻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新时期治水方针,久久为功,精准施策,再现清水绕城、碧流入湖,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“世界水日”,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“中国水周”。联合国确定2021年“世界水日”主题为“珍惜水、爱护水”,我国纪念2021年“中国水周”活动的主题为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,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”。

向水而行 力保河湖安澜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河川之危、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、民族存续之危。”近年来,无锡始终把守护水安全作为风险防控的底线,积极践行“补短板、强监管、提质效”,深入推进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建设,着力构建快速高效的应急抢险救灾机制,有效防范化解水安全领域面临的“黑天鹅”“灰犀牛”。

庚子之夏,无锡市经历了42天“超长梅雨期”,累计降雨量是多年平均梅雨量的2.88倍,梅雨总量列1954年以来第2位,5个水文测报站雨量超历史,太湖水位连续47天超警戒水位。面对超长汛期、超强降雨、超高水位,水利部门科学应对、众志成城,依靠无锡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组织指挥、流域区域协同配合、气象水文超前预警、水利工程精准调度、军地部门一体联动,迅速有效处置突发险情,最大程度减轻汛情影响,有力保障了全市有险无灾、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常。期间,信息化手段的有效运用让防汛更加“智慧”,利用江苏省太湖地区水文-水动力河网模型,构建了“集成‘时段+未来降雨+实时水情’场景组合”的运东大包围精准调度模型,研发核心算法优选与预报降雨相适应的防洪调度方案,远程调度指挥、二维码视频教学和无人机辅助巡查等手段也首次应用于防汛实战,在防汛抢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。2020年太湖流域大洪水,无锡全境2000多公里堤防安全无虞,290余个水利工程无一出险,524个圩区无一灾情,防汛减灾效益超过100亿元。

因水而治 擦亮生态底色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”打造高质量的水生态环境,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最直接举措。近年来,无锡以河湖长制为统领,以美丽河湖行动为抓手,聚焦太湖、长江、大运河、蠡湖等城市重要水体和群众身边的816条重点河湖,着力打造“河安湖晏、水清岸绿、鱼翔浅底、文昌人和”的幸福河湖。

持续深化“美丽河湖”十大专项行动,按照“项目化、目标化、节点化、责任化”要求,优化完善“一河一策”,定期组织“红黑榜”评比和公众评议,亮成绩、晒问题、促整改,通过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修复、岸线景观塑造、历史文脉传承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打造了一批高品质、高水平的滨水空间,涌现出江阴市黄田港公园、宜兴市男留村河、梁溪区大寨河、锡山区九里河、惠山区万寿河、滨湖区富安新河、新吴区伯渎河、经开区何古桥河等“美丽河湖”新亮点,成为市民养生休憩的“网红点”“打卡地”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无锡市将启动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,整治范围从上一轮的161条扩展到552条市(县)、区河道,河道水质优Ш比例将显著提升,标志着无锡水生态建设已由前五年的补短补弱转向全面提优提质。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热门推荐
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